受疫情影响,上半年,我国能源生产形势怎么样?煤矿项目建设怎么样,如何全力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供应保障?
国家能源局在近日举行的三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当前,全国能源生产消费逐步回升,油气勘探开发态势良好,煤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而从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传来消息,发改委全面分析研判能源迎峰度夏供需形势,抓住突出矛盾和问题,围绕“改革、增储、安全”,指导有关方面全力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供应保障。
全国能源生产消费逐渐回升
国家能源局透露,我国能源生产消费逐渐回升,主要表现如下:从消费侧看,进入二季度,能源消费量明显回升,电力和天然气消费量持续增长,已经超过去年同期水平,成品油消费逐步回暖。用电量较快增长,用气量已经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天然气消费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一季度同比小幅下降,之后稳步回升,二季度同比增速比一季度提高约4.5个百分点。
从生产侧看,国家能源局加大协调力度,积极组织煤电油气企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安全供应,有力保障重点地区、重点场所能源需求,确保能源供需衔接有序。煤炭产量稳步增长,进入二季度,煤炭生产延续3月下旬以来良好态势,日产量保持在1000万吨左右。上半年,煤炭产量18.1亿吨,同比小幅增长0.6%。油气产量持续增长,上半年,原油产量9715万吨,同比增长1.7%;天然气产量94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3%。
深化煤炭保供机制改革
上半年,煤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国家能源局充分发挥项目投资拉动作用,督促各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要求,加强用工、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组织相关企业加快煤矿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动在建和新开工大型煤矿项目建设。组织重点地区建立工作联系机制,汇总建设煤矿复工进展情况,及时研究协调煤矿复工存在的问题,目前复工复产率达92.1%。
但是受疫情影响,目前用电需求增速大幅变化、汛期来水较常年偏多、国际能源价格大幅波动等因素影响,迎峰度夏期间能源供应有充分保障,但需要重视一些风险和不确定性。
国家发改委表示,煤炭保供上要,一是深化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合同签约比例,充分利用信用手段加强履约监管。二是深化煤炭储备制度改革,将煤炭储备责任与煤炭生产、消费、进口相结合,全力提高煤炭储备能力。三是深化煤炭交易制度改革,有效发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作用,促进形成统一规范的全国煤炭交易市场。四是强化重点区域协同保供,推动建立煤炭主产省份与主要消费地区的协同保供机制,形成跨区域保供稳价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油气勘探开发态势良好
国家能源局表示,正加快推进2020年度天然气领域管道、储气库和LNG接收站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与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储备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全年安排16.92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地方储气能力建设,督促相关地方加快推进2018年和2019年项目建设。油气重大工程上,加快推进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建设,确保中俄东线中段工程2020年11月底前建成投产。
此外,国家能源局还在加快实施《环渤海地区液化天然气储运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2)》。
尽管疫情和超低油价同时来袭,但油气领域上下游建设投资平稳。国家能源局称,石油企业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生产建设投资,持续强化上游投资力度,确保国内油气增储上产。
对于目前迎峰度夏的保供上,发改委表示,一是深化天然气管网体制改革,按照“X+1+X”的改革总方案和目标,推进上游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加快形成“全国一张网”,形成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格局。二是深化天然气合同签约改革,各地和相关企业要尽快完成全年和供暖季合同签订工作,上游供气企业要按照基准门站价格对各地居民气量应保尽保,对“煤改气”等居民用气全额保障。三是加快推进储气设施建设,各地和相关企业要高度重视,加强统筹规划布局,科学加快储气设施建设进度,确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