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重大科技专项课题通过省科技厅验收
[云南省地图院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4日 来源:云南省地图院 ]

近日,云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课题“云南省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空间辅助支撑体系研究”进行验收,该课题于2019年立项,承担单位云南省地图院,合作单位云南省审计厅。3年来,课题组通过学理论、融数据、构指标、研模型、建平台等手段方法,完成了审计方法模型研究、时空大数据库研建、“云审查”平台和“审计眼”系统研发,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6项,发表论文17篇,出版专著1本。专家组认为课题达到了立项技术经济指标要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并将成果推广到全省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中,全面保障了云南省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的开展,经评审整体通过验收。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也是中央要求审计机关牵头负责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我国乃至世界上都是一种新型的生态环境审计制度。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把它作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督促我省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在任期内打好“生态牌”、算好“生态账”。课题组在边探索、边研究、边应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改进多领域的系统研究成果,通过空间技术将法律法规、多源异构数据、审计评价标准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审计方法模型一键化、疑点筛查自动化、时空数据云端化、统计分析精准化,提升了课题成果的实用性。

2020年,随着“云审查”平台上线运行,标志着课题成果在全省审计系统实现普及应用,我省也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审计空间大数据一体化技术支撑,以“四统一”(统一数据采集、统一数据整合、统一疑点分析、统一疑点核查)方式保障全省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实施,形成了全省整建制的监督合力。2020-2021年,课题成果共为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的413项审计项目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也为各级政府部门重点关注的规划衔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矿产资源开采、河道管理、湿地保护、森林保护、草原修复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大量科学线索。课题成果应用得到了各级审计机关的肯定,并多次在其他省区进行交流。省审计厅认为,课题成果为全省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保障,使审计人员插上了翅膀,擦亮了眼睛,实践了“科技强审”,提升了审计效能,在全国走出了自然资源审计的云南模式,为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提供了有力的审计监督。

今后,云南省地图院将继续开展审计相关的空间信息技术研究,会同各级审计部门探索建设规范的信息数据管理体系,制定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标准,大力推进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信息化建设,为更准确的评价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情况提供科学支撑,助力全省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改善,促进我省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96号